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圣金刚无相文殊师利菩萨法门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462|回复: 1

不动比丘的誓言

[复制链接]

22

主题

33

帖子

60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04

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

发表于 2020-8-15 16:58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fongyen 于 2020-8-15 17:00 编辑

不动比丘的誓言
    (一)绝不瞋害有情
    不动比丘对广目如来说:「我以无谄语、无诳语、谛实语、不变异语立下誓言『我要发起菩提心』。
    从今天起,我做的所有一切,都要全数回向于获得无上菩提。」不动比丘发了什么样的菩提心呢?接下来描述的,就是之前提过的对欲求菩提与欲求利他的广说与略说。
    不动比丘立下的第一誓言是:「从现在起到未成佛之间,无论对哪一个有情,我都不生起瞋忿心与伤害心,我的心不会被任何一个众生扰乱。如果做不到,我就是欺诳现在正在无边世界说法的诸佛如来。」这段话是不动比丘对着诸佛发誓。一旦欺诳诸佛,他就不可能成佛,无法成办最究竟的安乐。
    克主杰尊者也曾立下十个誓言。立下誓言后,克主杰尊者说:「若我违反以上誓言,请本尊与护法来取我首级!」对我们来说,现在要我们发誓并且马上做到,这是很困难的事。不动比丘发了誓又能立刻做到,是因为他已经透过七因果与自他相换教授不断修心,他不但生起了菩提心,而且是在菩提心很稳固之后才如此立誓。在他还没有修菩提心、程度跟我们现在不相上下的时候,他也没办法这样发誓,就算发誓也很难做到。
    之前提到,不动比丘对广目如来禀白他决心学行菩萨行时,广目如来提醒他:「这件事情不容易。」
    的确,立誓前要谨慎评估,就像《入行论》说的:「首当量己力,自忖应为否,不宜暂莫为,为已勿稍退。」受戒前,特别是受菩萨戒之前,一定要谨慎考虑。菩萨戒与别解脱戒不一样,别解脱戒无法事先知道戒条的内容,要等受戒之后,师长才会跟受戒者说明;但菩萨戒的内容在事前就可以知道。
    应该先了解菩萨戒条的内容,想想自己能不能受持,能受持才去受戒。如果暂时做不到也不该放弃,应该为有朝一日能够受戒而不断学习、努力修心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产生「我应该做得到」的把握后,就去受持菩萨戒。不动比丘经过长时的修心,到达一定的程度后,他在广目如来面前立下了这样的誓言。
    虽然无法立刻跟不动比丘一样,但现在做不到,不代表永远做不到。我们如果能够发愿:「我要渐次进步,有朝一日,愿我能像不动比丘那样立誓!」只要发愿,就会有它的影响力。我们现在很难发誓不对任何人生气,但可以试着要求自己,就算生气,也不要完全被愤怒控制,也要试着降低易怒的心,经过一些时日,或是经过几年,希望自己可以渐渐成为不容易生气的人。这样的愿望,应该蛮有希望可以成真。
    (二)绝不离求一切智心
    不动比丘第二个誓愿要实践的修行是:「无论做什么事,下至踏出每一步,我都不会离开希求菩提、想要获得一切遍智的心。」这点非常重要。在《相顺广论科判次第之集经汇道》中有另立科判,摘录包括《华严经》在内的佛经讲到,要不分昼夜随念菩提心的相关内容,包括必须如此随念的理由与随念的方法,例如每天从早晨醒来到晚上入睡之间,如何在行住坐卧间与欲求菩提的实修结合。《般若经》里有个段落专门提到,如何把生活里的一切行止与欲求利他结合而修,另一函则都在说明如何把一切行止与欲求菩提结合而修,如何不分昼夜依于正知正念修习。若用譬喻来说,就好比我们本来获得了一个像如意宝那样的宝物,后来却弄丢了,此时,无论吃饭、睡觉或走路,我们时时刻刻都会系念着这件事情。就像这样,无论何时,心里都要怀抱着「我何时才能获得佛果啊!」的念头。总之,不动比丘在广目如来前立下的第二个誓言是「无论我正在做什么,只要没有生起欲求菩提的心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。」
    (三)绝不起二乘心
    不动比丘的第三个誓言是:「我绝不生起声闻独觉心。若生此心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声闻独觉心是只为一己之利而希求解脱的心。我们目前没有这种危险,因为我们连希求解脱的心都生不起来。但是,当我们开始修习出离心、强烈地感觉到轮回的过患时,就必须谨慎提醒自己才行。就像《道次第》里区分共中士道与中士道的差异一样,实修时我们也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实修共中士道。做前行时必须策发菩提心,以菩提心为动机去观修轮回过患;做正行时,在思惟轮回过患后,要再度透过思惟,把见轮回过患的心转为生起大悲心的方便;最后做结行时,要把这些修行的善根全数回向于无上菩提。在这样做之后,如果希求一己解脱的心依旧很强猛,就必须一面思惟中士道,一面思惟菩提心。
    如果没有刻意防护这种仅求自利的心,对于最亲爱的人,虽然你一直以为自己可以为他舍命,但是,在你突然被身后发出的巨响吓一跳的剎那间,你很可能会为了保护自己而把他推开。总之,在专修出离心的时候,必须在菩提心的摄持下思惟轮回过患,这很重要。
    (四)绝不起烦恼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:「我若生起贪欲、瞋恚、愚痴、害心,或由于贪睡而生起睡眠的心,或由于慵懒而持续地发呆(属于懈怠的支分),或生起与贪相应的高举心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不动比丘立誓无论何时都不生起这些烦恼。
    如果真正相信地狱饿鬼等恶趣存在,清楚知道他们在受多大的苦,也亲眼看到并相信畜牲道有情受到的苦,也真正相信在三恶道受苦的有情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,那么,就算现在挡不住而生起了烦恼,你也不会放任这些烦恼继续下去。因为你已生起「受苦有情都是我的母亲」的心,他们能不能脱离苦海,就看你能不能帮忙。若你成佛,他们就能离苦,若你不成佛,他们就会继续受苦。你不但看见了这个事实,也看到:若继续放任烦恼产生就不可能成佛,若不精进实修就无法获得佛果位。一旦真正产生这种心情,只要一产生不好的念头,你就会马上提醒自己「我不能这样!」便能有力地遮止烦恼。
    如果你曾经对菩提心生起一点体会,即便只是造作的菩提心,只要你曾经被菩提心影响过,那么,无论生起任何烦恼,那时只要跟自己说:「我起烦恼了。若继续让这烦恼控制我,我就无法成佛;不成佛,就无法救众生。众生正在受苦,也没有能力脱苦,若我不救他们,他们要怎么办?」想到这里,烦恼的势力就减弱很多。
    (五)绝不造十恶业
    不动比丘接着立誓说:「我绝不起疑惑心,绝不起杀生之心,绝不造十恶业。」其实,在受菩萨戒的时候,我们也都承诺不造十恶业了,只不过我们没有像不动比丘一样发下重誓。怎么才算做到断除十恶业?如果平常没有特别忆持,只在遇缘时没有去造恶业,这样还不算断除恶业。必须在平时就经常提醒自己不造十恶业,以断除杀生为例,平时就要经常提醒自己:「即使人家来骂我、打我、杀我,我都不杀生;即使对方杀光我所有至亲好友,我也不杀生。」这样做其实就是在「披甲」。在没有真正遇缘之前,就要一再地提醒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因缘都不造恶业,这样才是在实修「断除恶业」的戒律。唯有平时有经常忆持,才能真正守得了戒;如果平常根本没有串习,当逆缘真正来到面前,你是挡不住的。
    见到不动比丘这样发心,大众中有位比丘心里想:「这位菩萨在最初发心时,就敢披上誓愿不伤害有情的精进甲冑,真教人惊讶!他真可以称得上是『不动』比丘!我真随喜他。」这位比丘在心里想着『不动』这个名字时,广目如来也对不动比丘说:「你能够发起这样的誓愿,真的非常好!你行菩萨行时的名字就叫做『不动菩萨』,未来成佛时也叫做『不动如来』。」广目如来随喜不动比丘得到不动这个名字,其他四大天王、帝释天、梵天等也都非常随喜他。
    (六)绝不违誓
    接着,不动比丘对广目如来说:「未成佛前,若我所作所为违背了今日立下的誓言,我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不动比丘说,他会完全实践自己立下的一切誓言。立了誓就要坚持做到,这很重要。如果不能坚守自己立下的誓言,说了又反悔,再说再反悔,养成坏习惯,来生你将成为无法承担诺言的人。变成这种人,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。所以,在还没立誓前要仔细想清楚,一旦立誓决心要做,就要贯彻到底。即便你守护的诺言是不重要的小事,但由于养成好习惯,未来无论你承诺的是什么样的大事,都能够坚持到最后。
    受菩萨戒时,我们承诺要「如昔诸善逝」,承诺要效法过去诸佛的菩萨行,也承诺要「复于诸学处,次第勤修学」。虽然无法马上做到所有的承诺,但对于应学的学处要发起精进心,踏出前进的步伐,按照次第渐渐进步。
    (七)生生出家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任何行止,我都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而做。在未成佛前,我要生生出家。生生出家之时,我不会住于猥杂之处,会戮力行持十二头陀行。在行头陀行时,我会少欲知足,不只不贪着财物名闻利养,而且无论何时都会对佛法生起希求心、欢喜心、恭敬心,会时时赞叹佛法。我也会把自己懂得的佛法,尽力讲给其他有情听。以上誓言,若我没做到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他继续立誓说:「在未成佛之前,我要生生出家、为众生开示佛法。开示佛法时,我要具足无碍的辩才勇气。若我没做到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要能在众人面前辩才无碍地开示法义、完全没有一点惧怕,唯有好好学习才做得到。所以,不动比丘的这个立誓,换句话说就是:他立誓生生出家、学习佛法,未来在为众生开示佛法之时,能够辩才无碍地利益
   (八)绝不躺卧
    不动比丘接着立誓说:「未成佛前,我会或坐或立,或经行或礼拜,但绝不躺卧。」
    (九)绝不观过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在未成佛前,对任何一个众生,包括犯根本堕的人、被人家说与女众有关系的出家人、被人家指责打妄语的人,我都不会起观过心。」起观过心的意思是不喜欢对方、排斥对方。看到他人犯错,出言劝告或阻止对方并不是起观过心;但若因此生起不喜欢对方的心,便是起了观过心。
    (十)绝不以贪欲说法微笑
    不动比丘是出家人,所以他立誓说:「对妇女说法时,我绝不以贪欲为动机向对方笑与挥手。」下一段文提到「若于说法时顾指轻躁」,藏文原意是「说法时挥动双手」。如果只从字面的意思来看,我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过失,不明白为何不动比丘要如此立誓。
    (十一)对出家人起如来想
    不动比丘又立誓说:「见到身着出家衣的人,无论他是器非器、有无功德,我都要生起如来想与殊胜所依想。同样地,见到其他菩萨时,我都要生起导师想与如来想。若我没有生起这样的作意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皈依学处里有一项也是如此,只要见到穿出家衣服的人,都应该恭敬对方。《地藏十轮经》特别强调,在家人完全不应该对出家人进行制罚或处以私刑。出家人犯错只能由僧众集体开会议处,在家人不可以径行处罚出家人。
    (十二)精勤闻法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若有人说法,我会前往听闻。若我不前往听闻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这句话可以朝两个方向理解,第一个方向是从说法者的角度去理解。在善知识十德里提到师长应具备一定的功德,其中一项是德增上。所以,不动比丘这个誓言的意思可能是,若说法者的功德比自己好,他一定会前往听法。第二个方向是从闻法者的角度去理解。如果闻法者具足三种堪为闻器的条件,而且依师轨理也串习到非常娴熟,这种人无论去听谁说法,都只会得到好处,不会有任何坏处。所以,不动比丘这个誓言的意思也可能是,他要成为具量的闻法者,无论说法者是谁,他都可以前往听受。
    有一位噶当派的大智者,无论讲法者是谁,他都会参加。有一天,他在路上遇到一群老人,有个人正在为这群老人讲经,他就坐下来跟着听法。有人跟他说:「这个场合是针对一群没知识的老人讲法,你这样的大智者哪里需要参加呢?」这位大智者说:「你不要这样讲,参加这法会,我学到两件很重要的事情。」无论讲经者是谁,这位大智者都会去听,所以他的上师很多。后来,噶当派的师长讨论到,学佛时到底应该像他这样,老师愈多愈好呢?还是像种敦巴尊者只有五位师长一样,老师少一点比较好呢?大家最后获得的结论是:在修心能力还不够时,种敦巴尊者的作法比较好;等到修心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,就可以像这位大智者一样,不论说法者是谁,都可以前去听法。
    (十三)绝不礼外道诸天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还没有成佛前,除了诸佛之外,我如果礼拜外道与诸天神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这段内容在皈依学处里也有提到。经文中说的「除诸佛,不礼外道」是什么意思呢?「礼拜」一字的藏文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意思是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对方,若从这个角度解释,则礼拜外道是根本不可以做的事。第二个意思是恭敬对方,若从这个角度讨论是否可以礼拜外道,就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。一般而言,我们心里应该恭敬一切众生,但是否要形之于身口,要看当时的情况,也必须观顾一般人的看法。例如,若出家人的师长是一位在家人,由于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,看到出家人礼拜在家人,恐怕会遭到一般人的非议,因而看低出家人。但在私下的场合,例如这位出家人单独在自己的住处,见到师长时,无论对方的身份是出家还是在家,他当然都应该要礼拜师长。
这部经的第一品比较难,从第二品开始才会比较容易了解。然而,大家若能透过第一品的内容,认识到不动比丘当初发心时生起多大的心力、在因地时克服多少困难去学行菩萨行,由于明白他种下的因非常广大不可思议,将来讲到他在果位时拥有多么广大不可思议的功德时,我们才比较容易生起信心。
    (十四)绝无高下之分而施
    不动比丘继续立誓说:「行财布施时,我不会有亲疏高下之分,不会有『我要给这个人、不给那个人』的作意。我对一切众生都会平等看待,无论对方是亲是疏、地位是高是低。若我没这么做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同样地,在行法布施时,我不会有『我要对这个人说法,不对那个人说法』的差别待遇。若有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不过,以上说的没有区别,是从动机的角度没有亲疏高下之分,但实际说法时,必须观待对方是器非器而决定说与不说。
    (十五)誓言护生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见到将要被杀的有情,我就算舍弃生命也会去救他。若我未能救护这些有情让他们免于命难,我就不成佛。」他立誓要帮助那些即将被杀的众生,救护他们的生命。
    不动比丘立下这些誓言时,在场有另一位比丘心想:「如来应该要为不动比丘作证:有朝一日,不动比丘将成佛、成为量士夫。」广目如来知道这位比丘内心的想法,于是说:「如你所说。不动比丘立下的誓言,有如来为证。有朝一日,他将会成佛、成为量士夫。」一个对佛有百分之百信心的人,如果在他立誓的时候见证人是佛,这个人必定会尽全力实践自己立下的誓言。由于完全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,有朝一日,此人就会成佛、成为量士夫。广目如来说:「比丘,任何一位大菩萨,只要披上这样的甲冑,求取圆满菩提,最后一定会成就圆满佛果。」
    在还没开始打仗前,古代的战士会披上盔甲,防护自己不被刀箭刺伤。同样地,在修行时,若一开始就先扩展心量、提高心力,内心决定「我要这么做!我不那么做!」,为内心披上甲冑,未来那些不相顺的违缘就无法伤到自己。这种作法便是擐甲精进,它非常重要。以闭关为例,虽然预定要闭二十天的关,但心里在一开始就想:「就算需要闭关一个月、三个月、一年也没关系!」这样一来,就会觉得二十天很短,不会有厌烦与疲倦感;相反地,若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只花二十天闭关,则离出关的时间愈近,心就愈容易烦燥。
    再以实修菩提心与空正见为例。在未修之前若能下定决心:「我要在这上面努力,无论需要花一年、两年、一辈子、数千辈子才能学好都没关系,无论需要多长的时间,我都会努力!」这样一来,无论你学得如何,都不会失去心力。但若你的想法是:「我在一个月、一年之内就要生起菩提心、空正见。」若能做到当然很好,但若做不到,你可能就会放弃了。
    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要先为自己的心披上这样的精进甲冑。例如,你想要利益有情,在还没有正式开始前,要先跟自己讲好:「我决心利益众生,无论众生如何对待我,他们对我好也好、对我坏也好,就算他们来杀我,我也不会改变心意!」这样一来,无论过程中发生什么事,你想要利他的心都不会受到伤害;但如果最初没做这样的心理建设,虽然付诸实践,做了一点利他的事,但只要对方做了一点让你不顺心的事,你恐怕马上就会放弃了。由此可知,在一开始时扩展心量与心力,就像打预防针一样,未来无论遇到任何违缘,都不会伤害到你的誓愿。
    (十六)绝不指责出家人犯戒
    不动比丘继续立誓说:「无论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无论任何人犯根本堕,我绝不口出批评说:『你犯了根本堕』。若我出口批评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」这里说的批评,与怀着慈爱心纠正对方不一样。若怀着善意提醒对方:「你这样做不行,会犯根本堕。」这样是可以的。批评他人是我们犯得最多的过失。若不把《戒律》算进去的话,《甘珠尔》中结合历史而宣说业果之理的经文有四函。研阅它们后你会发现:批评他人是造罪很大的来源。克主杰尊者立下的十誓中有一项就是:「除非能够利益佛陀教法与众多有情,否则我绝不指名道姓地说某人过失。」
    (十七)誓言成办清净国土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一旦我成佛,在我的佛国剎土,所有声闻众都不犯根本堕。在这广大清净的剎土中,没有一处是佛法未弘扬之处。这个剎土完全没有情器世间的任何过失,所有情器世间的一切功德都圆满具备。我将努力成办这样的清净剎土。」不动比丘立誓要让他的佛国剎土非常圆满。想要得到圆满的果,就必须成办圆满的因。所以,他立定了这样的目标、生起如此强大的心力,就开始精进地成办圆满的因,开始精进地实践六度万行。
一般常会提到圆满、成熟、净化三者,其中圆满指的是成就器世间剎土的祈愿力圆满;成熟指的是成就情世间有情清净的祈愿力圆满;净化则包括净化器世间与净化情世间这两个部分。目前讲到不动比丘的这些修行,正是「圆满、成熟、净化」的实修。记得以前我的老师讲到「佛陀的事业功德任运成就」这个主题时,我问老师:「佛陀事业功德任运成就的因是什么?」老师说:「是他在因地时做的『圆满、成熟、净化』。」未来成佛时若要任运成就诸多佛行事业,现在在因地时就要努力实修圆满、成熟、净化,把目标放在成办圆满的情器世间,而后不断地祈愿,并且努力累积福德与智慧资粮。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说:「在未成佛之前,我要持守清净梵行;我要成办善根,以使得未来我成佛后,在我佛国剎土的所有出家僧人都能梵行清净。」
    在不动比丘发起菩提心的当时,他所在世界的女性有一些缺失。他立誓说:「我会努力,使得我成佛后,我的佛国剎土中的女性,不会有现今这个世界女性的诸多过失。」
    不动比丘立誓:「凡我所做的一切,都回向于成办佛果。再者,若我没有完全照着我立下的誓言去做,就是欺诳一切诸佛如来。其他的菩萨,无论是已经完全成办了自己誓言的菩萨,或是能够实践誓言的菩萨,都是具有法种子的菩萨。这些菩萨只要愈让这种心起现行,就愈能成办佛法功德,未来也会成为能够开示佛法之人。」不动比丘立下稳固可靠的誓言,就像种下了一颗未来会长成大树的种子。
    同样地,凡是曾经立誓、曾在心中种下种子的菩萨,只要愈精勤努力获得佛果位,就愈能为众生开示佛法。

3

主题

52

帖子

442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426

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

发表于 2020-8-15 17:49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感恩师兄分享!
阿正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圣金刚无相文殊师利菩萨法门

GMT+8, 2024-3-29 06:32 , Processed in 0.087478 second(s), 4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